一份HR喜欢的简历,应该注意哪些细节?
有HR朋友分享:“有时候,感觉自己做HR也是在渡劫”,并在社交平台上附带了一张简历的截图,上面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。
有HR朋友分享:“有时候,感觉自己做HR也是在渡劫”,并在社交平台上附带了一张简历的截图,上面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。
一个顶着985硕士光环的高学历人才,在35岁的年纪,竟面临失业困境,投出上千份简历石沉大海,最终无奈选择送外卖维持生计。
2025年清明假期,中核集团官微发布的招聘数据如同一枚重磅炸弹:119.6万份校招简历争夺1730个岗位,录用率低至0.67%。这串数字背后藏着怎样的残酷真相?
但是讨论还在继续。我看了一下,网上的讨论,在一片愤怒和悲凉中,大概可以梳理出两类感受。一类是用春秋笔法,讽刺现在就业形势难,这都是国家和社会的问题,大学生何其无辜何其悲惨,当权者何其嚣张何其不懂人间疾苦。
演员这个职业本来就是有的人有速度,有的人有高度,有的人有长度的,但好像所有人都在追求速度。我看到的绝大部分简历要不然像百度百科,就是所有资料跟内容的堆砌。要不然像写真集,全是照片,照片全是精修过的,根本看不清你的五官和你的形象。要不然就像一个商务简历,讲了一堆
职称评审就像一场"开卷考试"——人人都知道要交材料、写总结,但为什么有人能拿高分,有人总差临门一脚?秘密就藏在"核心竞争力"这四个字里。评委每天要审几十份大同小异的材料,怎么才能让他们眼前一亮?关键不在于"你有什么",而在于"你怎么证明它"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
西部国际会展(西安)有限公司,是西部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集展览会/博览会策划承办、会议策划组织与会务服务、展会特装展台设计搭建、节庆赛事策划运营、大型活动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会展企业。并已成功通过UFI国际认证,正式加入国际品牌会展行列。公司以独家承办
“我专业第一,保研还不是稳得一匹?”“听说那个同学没拿奖学金居然也保上了,肯定有关系!”“我把简历写得像本科诺奖得主一样,他导师居然连我都不回邮件!”“我不是不努力,我只是没机会展示……”
近日,网络上一则关于校招的“喜报”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。争议的焦点源于中核集团官方招聘平台“中核招聘”发布的一篇文章,文章标题为《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》,并配有一张带有“星星眼”微信表情的图片,展示集团在发布1730个核心岗位需求后,竟然收到了近120
4月5日,中国核工业集团通过其公众号“中核招聘”发布一则标题为“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”的消息,同时附带一个满眼星星的表情,似乎表达对收到如此多申请的自豪感。该文章发布后引发网络舆论的不满,网友质疑找工作的困难成为中核炫耀的资本,面对舆论压力,中核集团删
4月5日,中核集团官方招聘平台“中核招聘”官微发布文章《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》,并配上“星星眼”微信表情,晒出集团释放1730个核心岗位需求后,收到了近120万份“高质量简历”。
大连银行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重要子公司,成立于1998年3月,注册资本75.5亿元,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成都、沈阳、丹东、营口设有8家异地分行,在大连地区设有总行营业部及10家管理型支行,目前全行共158个营业网点,员工近5000人。截至2
4月5日,中核集团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消息因发布“1730个岗位收到119万份简历”的数据引发广泛热议,4月6日晚,中核招聘官微发文《感谢每一份信任,谨记每一份责任》,表示始终坚持认真对待每份简历,不辜负每位学子的认可和信任。(据4月6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)
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与博裕资本进行深入谈判,双方接近达成协议,交易涉及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。SKP目前在北京、西安、成都和武汉设有奢侈品商场,另有一个新项目正在杭州建设中。
他说:“我打开电脑、翻JD、开始整理简历结构……但我一想到‘我到底有什么优势’这问题,就卡壳了。然后我点了杯拿铁,听了个播客,下午拍张照片发朋友圈,收工。”
她指指墙上便利贴拼成的心形:"去年有个男生,在这吃了七天泡面,走前画了张我值勤的速写。"
春招季的北京国展中心人头攒动,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"央企招聘月"的红色标语。某能源集团展位前,二十台自助简历投递机排成钢铁长龙,身着正装的应届生们攥着烫金封面的简历,像朝圣者捧着经卷般依次刷卡、扫码、录入信息。这些机器每小时吞吐三百份简历,最终却只招三十人。数字
120万份简历 VS 1730个岗位 → 录取率0.15%(比考公务员低5倍)对比数据:清华毕业生平均投递68份简历获1个offer,普通二本生需投递200+份AI筛选真相:系统1秒淘汰1份简历,“985/211优先”直接屏蔽60%求职者
腾讯HR总监私下吐槽:“看到‘抗压能力强’的简历,直接默认候选人没真本事!” 根据猎聘网最新调查,87%的HR会5秒内淘汰含下列词汇的简历,而90%的求职者还在踩雷!
你盯着手机中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房价下跌新闻,一边刷着直播间里汽车以跳楼价甩卖的链接,心里或许会觉得这些能够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东西,就是未来十年最不值钱的“重灾区”吗?不过现实总是会毫不留情地给人一记响亮的耳光——实际上真正即将被时代洪流渐渐冲淡价值的,或许正静